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在發(fā)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重大任務。”中國式現(xiàn)代化,民生為大,黨員干部要堅持人民至上、站穩(wěn)人民立場、厚植為民情懷,把穩(wěn)“民聲”這一改善民生的“風向舵”,置頂“民聲”惠“民生”,矢志為民造福,讓老百姓生活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
下沉一線問民需,傾聽“民聲民意”。“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民聲是衡量干部工作成效的“試金石”,傾聽民聲民意方能把穩(wěn)民生舵盤。唯有突出問題導向,用好調(diào)查研究“傳家寶”,念好“深、實、細、準、效”五字訣,堅持看真相、取真經(jīng)、結真情,才能真正摸清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黨員干部要始終和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在面對面拉家常、肩并肩交心底間與人民群眾以情換情、以誠相見。要堅持面對面訪、心交心聊、實打?qū)崋?,在噓寒問暖中弄清群眾所想所盼所思所愿,讓民聲變呼聲,讓民意變滿意,用實打?qū)嵉恼\意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難事辦妥。
身入心至聚民力,尋覓“民智民策”。“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百年黨史充分證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社會發(fā)展的主體力量,沒有人民支持和參與,再好的藍圖也只是鏡中花、水中月。基層是民智民策的“一池春水”,是科學決策的“源頭活水”,只有拜人民為師、向群眾學習,方能覓得良策,做到“如魚得水”。黨員干部要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充分發(fā)動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常態(tài)化征集管用的“土辦法”、創(chuàng)新的“金點子”,多聽取“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民智民策,精準發(fā)力、靶向施策,真正把民生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躬身踐履解民憂,助推“民生民惠”。“利民之事,絲發(fā)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人民擁不擁護、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是評價政策舉措的最高標準。黨員干部要杜絕“漂亮話”“太極拳”“馬虎眼”,自覺往矛盾窩里鉆,下到田間地頭,坐上百姓炕頭,將群眾的“需求清單”轉化為“履職清單”,推動解決一批就業(yè)、教育、醫(yī)療等民生領域的突出問題。要堅持謀實事、出實招、求實效,以“立說立行、緊抓快辦”的進取精神、“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扎實作風、“持之以恒、久久為功”的戰(zhàn)略定力,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落細落實,讓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者:宋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