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6日,由中共通遼市委員會、通遼市人民政府、中國民族史學會、內蒙古民族大學共同主辦,中共通遼市委宣傳部承辦的“西遼河文明的歷史演進與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主題研討會在通遼市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二十余位專家學者和文化界精英齊聚西遼河畔,圍繞這一主題展開思想對話,深入挖掘西遼河文明的歷史價值,并探討其在構建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中的重要價值和作用。
通遼市委副書記、市長奇·達楞太,內蒙古自治區(qū)黨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解明奎,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黨委書記、中國民族史學會會長趙天曉,內蒙古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孟祥宏出席開幕式并分別致辭。
開幕式后,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馮時,中國民族史學會副會長、煙臺大學原黨委書記、教授崔明德,中國民族史學會副會長、內蒙古大學歷史與旅游文化學院教授張久和,中國民族史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國家與疆域理論研究室主任、研究員李大龍,中國民族學學會執(zhí)行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丁賽,中國民族學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民族社會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張繼焦分別以《從西遼河文明實證中華文明的連續(xù)性》《觀察研究“三交史”的五個維度和五個層面》《中華民族共同體視域下烏桓的南遷入塞與融入中華》《“大一統(tǒng)”與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與發(fā)展》《推進民族地區(qū)現(xiàn)代化夯實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的物質基礎》《從“國家—民族”理論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進行了主旨發(fā)言。
下午主旨發(fā)言環(huán)節(jié),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西南邊疆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呂文利,中國民族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民族歷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彭豐文,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張曦,通遼市西遼河文明專家工作站首席專家、內蒙古民族大學教授張鐵男分別作了主題為《北部邊疆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北疆文化的重要意義》《魏晉十六國時期西遼河流域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流域文明與共同體研究》《西遼河文明演進路徑的典型意義》的學術報告。
在分論壇上,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民族大學、故宮博物院、內蒙古民族大學等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圍繞“西遼河文明的歷史演進”和“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兩個主題,就遼中京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西遼河文明視域下醫(yī)藥衛(wèi)生史研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演進與現(xiàn)代治理、西遼河文明與遼朝契丹文化文明、流域文明與城鄉(xiāng)高質量發(fā)展、激活通遼非遺活力進一步推進北疆文化建設、西遼河核心區(qū)口頭非遺文化發(fā)展與傳承研究等方面進行研討交流,暢談心得體會。
專家學者們的報告內容豐富新穎,涉及考古學、民族學、政治學、歷史學、人類學、經(jīng)濟學等多個學科領域,進一步拓寬了西遼河文明研究的視野和思路。
會議期間,與會專家學者還專程赴通遼市博物館、南寶力皋吐博物館、哈民遺址博物館等地進行實地考察。據(jù)了解,西遼河流域與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同為中華文明重要發(fā)祥地。通遼是西遼河流域的重要區(qū)域,中原農耕文化、北方草原文化和東北漁獵文化在此交匯,促進了這一區(qū)域文化的交流融合,至今保留著史前聚落遺址、遼代墓葬、金代界壕、清代王府等豐富的文化遺產,境內的多處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中國考古新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考古學家的努力,西遼河流域構建起完整的文化譜系。其中,紅山文化與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長江流域的凌家灘文化、良渚文化等,在中華文明起源形成過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