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構建科學完備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要優(yōu)化學科設置,加強學科建設,把準研究方向,深化中華民族共同體重大基礎性問題研究,加快形成中國自主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史料體系、話語體系、理論體系”。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論述,加快形成中國自主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史料體系、話語體系、理論體系,應遵循中華民族發(fā)展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科學揭示中華民族形成和發(fā)展的道理、學理、哲理,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演進、發(fā)展規(guī)律、文化形態(tài)、思想淵源、現(xiàn)代化進程等進行深入研究闡釋。
一
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經(jīng)歷了一個從多元到一體的歷史過程,各族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了璀璨奪目的中華文明,鑄就了偉大的中華民族。加快形成中國自主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史料體系,首先,需要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角度進行史料的挖掘整理。從文獻整理實踐中可以發(fā)現(xiàn),歷史時期中華民族內部各族群的“交往”,史料中通常表現(xiàn)為邊疆與內地、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之間、少數(shù)民族與少數(shù)民族之間的經(jīng)濟互動,“交流”通常表現(xiàn)為文化上的學習互鑒,“交融”往往體現(xiàn)為民族之間的融合。經(jīng)濟交往促進各族文化認同,文化認同促進民族融合,以交往、交流、交融為大主題,分門別類搜集整理并匯總相關史料,進行綜合研究,不失為一種可操作路徑。其次,需要注重“三重證據(jù)”史料的挖掘與整理。傳統(tǒng)的歷史研究注重二重證據(jù)法,即利用地下出土的考古資料和傳世文獻的相互印證,來論證中國歷史的問題。而中華民族共同體史料體系建設,還需關注民族學、民俗學調查的各種“口碑史料”以及民間文書,這也是被稱為第三重證據(jù)的史料。最后,需要特別關注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的挖掘與整理。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邊疆民族地區(qū)社會、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一步跨千年”,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超越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因此,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史料體系建設,應重視現(xiàn)當代史料的挖掘整理。
二
話語體系是一套科學、嚴密、有邏輯性的概念表達體系,是提升學術話語權的基礎。近代以來,梁啟超、李大釗、顧頡剛、費孝通等人不斷探索中華民族共同體話語體系的建構。1905年,梁啟超在《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一文最早使用中華民族這一概念,他認為:“中華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實由多數(shù)民族混合而成。”1917年,李大釗在《新中華民族主義》一文中闡釋了對“中華民族”概念的認知,他說,“吾國歷史相沿最久,積亞洲由來之數(shù)多民族冶融而成此中華民族”。1939年,顧頡剛在《益世報·邊疆周刊》發(fā)表了《中華民族是一個》一文,強調“凡是中國人都是中華民族”。20世紀80年代,費孝通提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學說。在學界的不懈努力下,中華民族共同體話語體系的建構不斷推進完善。但值得警惕的是,一些西方學者否定、解構傳統(tǒng)的中國歷史敘事,其學術觀點帶有濃厚的意識形態(tài)偏見。因此,我們需要對大量基礎性史料、基本概念、理論范式、研究方法進行深入探究,建立起一整套以學術研究為基礎的中華民族共同體話語體系,掌握該領域的學術話語權。應繼續(xù)重視對中國各民族的歷史文化和政治經(jīng)濟互動往來等基礎性研究,同時借鑒政治學、民族學、歷史學、社會學、語言學等相關學科的新概念、新話語,提出具有主體性、原創(chuàng)性的理論觀點,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中華民族共同體話語體系。
三
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需要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立場以及深厚的學術基礎,打破學科界限,整合各學科力量,從多維視角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內涵與外延、邏輯結構進行深入闡釋。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2019年,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四個共同”的中華民族歷史觀——我們遼闊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我們悠久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我們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我們偉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建設,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必須對這些重要論述中蘊含的原創(chuàng)性貢獻進行深入挖掘闡釋。要深刻領會“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立足中華民族悠久歷史、中華文化發(fā)展的歷史邏輯,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深化中華民族共同體重大基礎性問題研究。注重培養(yǎng)青年專家學者,激發(fā)學界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潛心鉆研、厚積薄發(fā),力爭多推出立足中國歷史、解讀中國實踐、回答中國問題的原創(chuàng)性理論成果。
(作者:楊筑慧蒼銘,分別系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歷史文化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