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中提到:“‘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種花朵,就算這種花朵再美,那也是單調(diào)的。不論是中華文明,還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類文明創(chuàng)造的成果。”
思想解讀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出自《古今賢文》。意思是說,一枝花朵開放,不能算是春天;只有百花齊放,才能春色滿園。《古今賢文》又名《昔時賢文》《增廣賢文》,最遲成書于明代萬歷年間,選編匯集了歷代格言諺語和文獻佳句,經(jīng)明清兩代不斷增補,成為內(nèi)容廣博、言簡意賅的重要啟蒙讀物。“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正是世界文明具有多樣性、多樣性構(gòu)成世界文明的精彩映照。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多次引用過這句話。
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欣賞、種植、創(chuàng)新著萬紫千紅的花卉,創(chuàng)造、形成、發(fā)展著五彩斑斕的文明。花卉植物自古就是人類的密友,人們對花卉植物的觀賞、種植、創(chuàng)作一直是人類文明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中國古代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其中有不少篇章是與花卉植物相關(guān)的。如《國風·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意思是說,繁茂的桃樹,花兒開得紅燦燦。這個姑娘嫁進門,定使家庭和順美滿。繁茂的桃樹,豐腴的鮮桃結(jié)滿枝。這個姑娘嫁進門,定使家庭融洽歡喜。繁茂的桃樹,葉子長得茂密。這個姑娘嫁進門,定使夫妻和樂幸福?!缎⊙?middot;采薇》:“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yè)業(yè)。豈敢定居?一月三捷。”意思是說,那盛開著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駛過的是什么人的車?是將帥們的從乘。兵車既已駕起,四匹雄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住下?一個月得多次交戰(zhàn)!《詩經(jīng)》中吟詠的花卉植物還有許多,比如,《鄭風·山有扶蘇》中“山有扶蘇,隰有荷華”,吟詠的正是荷花。《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通過對梅子“其實七兮”“其實三兮”“頃筐塈之”的白描,刻畫出梅子逐漸成熟并由多變少的過程,梅子成熟象征著女子發(fā)育成熟,果實由多變少意味著梅樹生命力由盛轉(zhuǎn)衰,以此象征著女子青春年華的流逝,透露出女子對愛情婚姻的那種渴盼期望。在《詩經(jīng)》中,花草樹木成為詩意盎然的意象,鮮艷的花映射著女子美麗的容貌、思慕的情愫;外形柔弱、生命力頑強的草傳遞著內(nèi)斂而含蓄的愛情故事;樹木因為其外形高大挺拔,是男子的象征;從開花到結(jié)果是女子青澀到成熟的成長過程,傳遞著女子待嫁的心情和男女愛情的信物。再如,蘭花在中國又被稱為“君子蘭”,緣于古人以蘭花喻君子,蘭花自古以來被人們視為高潔、典雅、堅貞的象征,形成了濃郁的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蘭文化??鬃邮窒矚g蘭花,《孔子家語》中節(jié)錄了孔子的一段話:“芷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jié)。”孔子以“芷蘭不以無人而不芳”比喻“君子不為窮困而改節(jié)”的高尚品質(zhì),芝蘭在中國文化中象征著君子,“芝蘭之室”則成為良好環(huán)境的代名詞。世界上有諸多花草樹植及其意象被賦予了豐富多彩的人文內(nèi)涵,寄托著悲歡離合,豐滿著吟詠主題,積淀著文化醇香,構(gòu)成著多樣文明。
學習領(lǐng)悟
習近平總書記引用“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一語,揭示出世界文明是豐富多彩的,多種文明共同構(gòu)成了波瀾壯闊的人類文明圖譜。
花卉各有其美,文明各有特色。國花凝結(jié)著一個國家的傳統(tǒng)文化,毫無疑問是國家氣質(zhì)、民族精神、人民品格的一種符號與象征,世界上有一百多個國家均已明確了自己的國花。國花的歷史源遠流長,一些國家的國花可追溯到數(shù)百年、數(shù)千年的文化歷史或宗教淵源。習近平總書記倡導了解并尊重不同文明?;ɑ艿亩鄻有允巧锒鄻有缘囊唤?,生物多樣性是自然界的基本特征,文明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不同民族和國家文明的內(nèi)容和形式各具特色。習近平總書記在演講中說:“我訪問過世界上許多地方,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了解五大洲的不同文明,了解這些文明與其他文明的不同之處、獨到之處,了解在這些文明中生活的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各種文明都既有優(yōu)長,又有不足。每個國家、每個民族不論強弱、不分大小,其文明傳統(tǒng)都應該得到承認和尊重。本國本民族既要珍惜和維護自己的文明傳統(tǒng),也要承認和尊重別國別的民族的文明傳統(tǒng)。尊重各國各民族的文明傳統(tǒng),尊重文明多樣性既是傳承發(fā)展本國本民族文明的內(nèi)在要求,也是實現(xiàn)人類文明繁榮進步的必然要求。
花卉姹紫嫣紅,組成美麗的花園;文明多姿多彩,構(gòu)成美好的世界。我們對待世界文明多樣性要秉持中華文化自古就有的正確理念,既要認同本國本民族文明傳統(tǒng)、尊重他國他族文明傳統(tǒng),又要理解個性、尊重差異、求同存異、相互借鑒、和睦相處、和而不同。習近平總書記將“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一文藝與科學工作方針所蘊含的包容精神應用于國際交往與人類文明,對當下我們應該如何對待文明多樣性具有深遠的啟示意義,對我們新時代開展外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不論是哪個國家或民族的文明,都是人類文明創(chuàng)造的成果,都是構(gòu)成世界文明的一部分,不論大小,無論強弱,都應平等對待,自覺尊重維護世界文明多樣性,“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共同促進世界各國各族繁榮進步,使人類文明之花綻放得更加繽紛絢麗。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中國實學研究會會長 王杰】
(本文刊發(fā)于《新閱讀》2022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