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華誕。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新。中國共產黨百年歷程,可以劃分為四個時期,這四個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完成了開天辟地、改天換地、翻天覆地、驚天動地的偉大歷程,鑄就了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學黨史,就是要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道理,提升我們的志氣
樹立遠大理想信念。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從1921年到2021年,我們黨走過了百年光輝歷程,這是用鮮血、汗水、淚水澆灌的光輝道路,就是因為我們黨始終有遠大的理想信念。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是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不管國際國內環(huán)境如何風云變幻,中國共產黨都始終堅持遠大理想。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我們黨始終致力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盡自己所能來滿足人民群眾的切實需求。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勇于進行自我革命。馬克思主義政黨本質屬性要求要勇于進行自我革命,這就決定了中國共產黨必須要有刀刃向內的勇氣審視自我。作為一個新型的執(zhí)政黨,面對前所未有的新挑戰(zhàn),我們黨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敢于直面問題、自我革命,在否定之否定中不斷突破自己。
學黨史,就是要深刻認識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的道理,提升我們的骨氣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馬克思說:“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其具有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基礎,創(chuàng)立了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這是馬克思科學性的重要體現(xiàn)。馬克思主義既為人類指明了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飛躍的正確方向,又為實現(xiàn)人類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指明了正確道路。
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習近平指出:“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區(qū)別于其他理論的顯著特征。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也是在人們實踐過程中一步步總結而來,絕不是不符合實際的空想。正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我們找到了正確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道路,開啟了邁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宏偉目標。
馬克思主義是發(fā)展的理論。它不斷吸收人類最新的文明成果來充實和發(fā)展自己,始終面向時代開放,并不斷形成新的理論成果。理論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斷創(chuàng)新,因而馬克思主義理論也必然隨著實踐的發(fā)展而發(fā)展。正是由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開放發(fā)展性,它在指導中國站起來、富起來和強起來的過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鮮明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開放發(fā)展的品格。
學黨史,就是要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道理,提升我們的底氣
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確道路。在長期的實踐探索中,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持走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勝利,開創(chuàng)和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開辟民族復興的正確道路上,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幅歷史畫卷表明,在當今時代,我們更有能力和實力去實現(xiàn)這個目標。
開辟科學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新境界。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點相結合,創(chuàng)新地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實踐,特別是我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事實充分表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同時也標志著世界社會主義正在開拓新的歷史征程。
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始終堅持在發(fā)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制定新的階段性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地朝著人民滿意的方向前進,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事實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穩(wěn)步發(fā)展的同時,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較大的提高,使中國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邁出了更加堅實的步伐。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背后,有著深厚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淵源,馬克思主義的力量在于它為我們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我們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來時的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懂得用馬克思主義來指導我們風雨兼程、披荊斬棘。
(作者:李彥蓓,蘇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史學習教育”碩士研究生宣講團成員、蘇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碩士研究生。金鑫,蘇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史學習教育”專業(yè)教師宣講團成員、蘇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