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領導干部的人格魅力是一種非職權的領導力,是基于其氣質(zhì)、性格、品德、能力、知識等素質(zhì)綜合所形成的能夠吸引人與影響人的一種力量,包括品德魅力、才能魅力、氣質(zhì)魅力、形象魅力和表現(xiàn)魅力等五個方面。學習、德行、實踐與創(chuàng)新是領導干部產(chǎn)生與提升人格魅力的四種主要來源,其中學習是基礎、德行是關鍵、實踐與創(chuàng)新是根本,斗爭精神是提升領導干部人格魅力新來源。
【關鍵詞】領導干部 人格魅力 領導力 提升途徑 【中圖分類號】D602 【文獻標識碼】A
身居領導職位的人如何使自己更有威信與威望;尚未進入領導職位的人如何使自己具備條件更快地進入領導隊伍?這些問題的共同答案,就是要讓我們的干部具有人格魅力。伏爾泰認為,造就政治家的,絕不是超凡出眾的洞察力,而是他們的人格魅力。美國第16任總統(tǒng)林肯認為,堅守人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一種力量。唐太宗回顧自己為官經(jīng)驗時也說過,人之立身,所貴者惟在德行。
事實表明,因為缺乏人格魅力,我們一些領導干部在從政為官的實踐中,常常干得艱辛。而當具備了優(yōu)良的人格魅力的領導干部往往能夠帶領下屬、領導群眾,創(chuàng)造出輝煌的工作業(yè)績。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他們在艱難的井岡山革命與長征時期,憑借自己的人格魅力,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敬仰、擁護與追隨,他們領導全國人民,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革命勝利,解放了全中國,至今令我們崇敬無比、衷心愛戴與深深懷念。
什么是領導干部的人格魅力,它由哪些因素構成,怎么來提升領導干部的人格魅力,本文力求從素質(zhì)論與結構分析作出新探索。
領導干部人格魅力的內(nèi)涵
什么是領導干部的人格魅力?目前有多種解釋。筆者認為領導干部的人格魅力,是一種基于領導干部個人品德但又不僅限于品德而形成的一種領導力。它既包括品德形成的領導力,又包括才能等非品德因素所形成的領導力。領導干部的領導力來源于兩個方面:職權領導力與非職權領導力。人格魅力屬于非職權領導力并對于兩種領導力具有重要的促進與強化作用。
一般認為,人格魅力是指一個人在性格、氣質(zhì)、能力、道德品質(zhì)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其核心要素是正直、大度、寬仁、頑強、勇敢、堅定等品德素質(zhì)。對于領導干部而言,人格魅力是其開展組織工作中一種具有強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特殊氣質(zhì)稟賦與寶貴精神資源,是一種能夠激發(fā)和號召下屬不斷前進的精神動力與心靈旗幟。
領導干部的人格魅力,一方面有別于一般人的人格魅力,一定程度上它是領導干部自身的一種領導力。這種領導力是基于其氣質(zhì)、性格、品德、能力、知識等方面素質(zhì)綜合所形成的能夠吸引人與影響人的一種力量。另一方面,它又不同于一般的領導力。領導力一般是指領導者對他人的一種影響力,包括職權領導力與非職權領導力。職權領導力來自組織、法律與制度的授權;非職權的領導力,主要來自于領導者的人格魅力。無論職權領導力,還是非職權領導力,對于下屬或者追隨者來說,兩者均表現(xiàn)為吸引力、感召力和制約力等。因此,領導干部的人格魅力,與吸引力、感召力與制約力、權威、權力、威信等相互關聯(lián)。
制約力主要來自職務權力,屬于法律授予的一種權力。每當下屬或者組織成員沒有按照領導者的要求進行工作與未達標準(簡稱“反面行為”)時,就會受到組織相應的處罰;而當下屬或者組織成員按照了領導要求進行工作與達到標準(簡稱“正面行為”)時,就會得到組織的贊同、肯定與激勵;感召力主要來自領導者的人格魅力,是一種個人威信。當領導者具備了優(yōu)良的人格魅力時,這種感召力就會協(xié)同制約力對其下屬與組織成員的行為發(fā)揮重要影響;吸引力,既來自于領導者職權帶來的資源引誘又來自于非職權帶來的感召。
權威是一個與領導干部人格魅力密切相關但是又不同的概念。權威一方面是指強制性的影響,把某種意志強加于人們頭上;另一方面,權威又是以服從為前提的①。服從可以建立在不同基礎之上,有懾于強制、處罰的服從,也有發(fā)自內(nèi)心崇敬和支持的服從。在服從行為上,它與權力具有內(nèi)在的不同。人們對權力制度性安排的遵守有被迫成分,但是這里對權威的服從則屬于認同和擁護。權威與權力的差別在于有無被領導者的內(nèi)心認同和自覺擁護。這個差別恰恰需要領導者的個人魅力來補足。
在領導干部領導力的形成與發(fā)揮過程中,權威的影響作用,與權力、威信并不是并列的。“權威=權力+威信”。在領導者影響下屬或者組織成員作出行為的過程中,職權領導力和非職權領導力在不同的階段和方面都發(fā)揮了規(guī)范和調(diào)控作用。
“徒法不足以自行”②,完全的執(zhí)法型領導者不能成為有效的領導者,更難具有出色的領導力。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和組織是僅僅依靠法律、制度條文來治理的。公共治理必須強調(diào)規(guī)則的多元性和有效性。在現(xiàn)代社會治理中,“我們都希望所有的領導是誠實、高尚、真實、公平、有道德感的……”③。
如果說職權領導力屬于組織賦予的公共范疇,具有公共性,那么屬于非職權領導力的人格魅力則具有個體差異性。正是因為不同領導干部所具備的人格魅力不同,才形成了具備同樣職權的領導干部,最后的領導效能與效果卻不一樣。我們的領導干部,應該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從而實現(xiàn)提高組織領導效能的目的。
領導干部人格魅力的結構
領導干部人格魅力的結構因素,至少包括品德魅力、才能魅力、氣質(zhì)魅力、形象魅力和表現(xiàn)魅力等五個方面。
品德魅力。品德魅力,指那些由領導干部品德素質(zhì)經(jīng)內(nèi)而外產(chǎn)生的影響力;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強調(diào)領導干部品德的傳統(tǒng)。“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④講的就是從政為官者要有品德,才能得到群眾的擁護。那種以為身居要職就自有權威的想法是錯誤的,僅從制度層面與職權履行上來理解領導力顯然也是比較狹隘的。“僅依靠硬權力,很難使人信服。領導用以征服人,獲得影響力的因素常常還有他的品德和恩澤。只會發(fā)號施令的領導不是好領導,領導權力不等于領導的威信。”⑤馬克斯·韋伯認為,權威具有三種類型: 傳統(tǒng)型權威、魅力型權威和法理型權威。其中,傳統(tǒng)權威有如英國女王,日本天皇; 魅力型權威也稱為克里斯瑪權威,來自個人非凡品質(zhì),即本文的品德范疇; 法理型權威則來自法律的規(guī)定,即建立在一套非人格化的規(guī)則基礎上。領導者在群眾心理內(nèi)在的合法性,依賴于其下屬或者組織成員對該領導者魅力型權威表現(xiàn)所具有的特殊神圣性、英雄主義或非凡個人品質(zhì)的效忠。⑥依據(jù)韋伯的權威類型理論,羅伯特·霍斯提出了“魅力型領導理論”,后來又有人提出了德性領導理論。
領導干部的權威不是來自上級或組織的授予,而是來自下級的認可。上級只能授予領導干部法定權力,而無法給予其權威。這些理論都在說明品德魅力在領導權威中的重要性。
因此,《論語·子路》里才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領導干部品德素質(zhì)的優(yōu)劣,直接關系到領導干部對下屬或者組織成員的凝聚力和他們對于組織的向心力。
這種品德魅力,同樣對于領導干部的形象魅力與表現(xiàn)魅力發(fā)揮作用。品德有一套不同于法律制度的運作機制。一般來說,這種“軟約束”通過社會輿論、評價機制等方式發(fā)生作用,進而達到約束和激勵領導干部和領導行為的作用。社會輿論和組織成員對領導干部品德的評價構成了他的威信,這種威信對于領導干部來說是十分珍貴的無形資源,個人榮譽或者“聲譽”又反過來會約束他的行為,甚至成為“負擔”和強制,但領導干部又總是極力追求這種聲譽。品德的這種內(nèi)在約束機制是一種自主性的軟約束,恰似“作繭自縛”,看似柔弱實則有力。⑦才能魅力,指那些來自領導干部的智慧、才干與實干,來自其業(yè)績與成效所產(chǎn)生的影響力;工作實踐中,并非要求我們的領導干部每個人都具有位居全國干部隊伍前5%的智慧與能力。一個領導干部,只要具有與職位相匹配的知識、技能和才能,干事履職就會得心應手,就會在下屬與組織成員中形成一個能夠吸引周圍群眾的磁場。如果知識廣博,才學過人,那么其吸引力就更強大。經(jīng)濟建設是一所大學校,領導科學是一門大學問。領導干部必須具備一定的戰(zhàn)略引領能力、愿景感召能力、組織動員能力、決策分析能力、危機應變能力、問題解決能力與困境突破能力,才能贏得群眾高度認可。實際情況表明,干不出業(yè)績、能力平平甚至無能之輩的領導干部,不僅難以得到下屬與周圍群眾的認可、支持與尊重,并且還會讓人懷疑是以不正當?shù)氖侄巫呱狭祟I導職位,甚至使組織成員對這種領導干部產(chǎn)生不信任與反感。
氣質(zhì)魅力。氣質(zhì)魅力,指那些來自領導干部精神狀態(tài)與面貌所產(chǎn)生的影響力。它是一種基于個人情緒體驗的快慢、強弱、表現(xiàn)方式的隱顯以及動作的靈敏或遲鈍方面的特點所產(chǎn)生的影響力。例如,有的領導干部給人以高雅、高潔、恬靜與溫文爾雅的氣質(zhì)形象,有些領導干部給人以豪放大氣、不拘小節(jié)、說到做到、雷厲風行的氣質(zhì)形象。這種氣質(zhì)魅力,主要產(chǎn)生于個人的先天素質(zhì),但是后天的修養(yǎng)也具有重要影響作用。
形象魅力,指那些來自領導干部外在穿著打扮與五官特征所產(chǎn)生的影響力。它是一種基于身體與五官外貌自然特征以及相應修飾后的感觀效應而對于他人產(chǎn)生的吸引力。這種形象魅力,一般產(chǎn)生于個人自然外貌素質(zhì)與后天修飾感觀效果的綜合效應。
表現(xiàn)魅力,指那些來自領導干部言談舉止所產(chǎn)生的影響力。表現(xiàn)魅力不同于氣質(zhì)魅力的地方在于,前者主要是基于后天的修養(yǎng)、修飾的產(chǎn)生的一種吸引力,而后者主要是基于先天條件所產(chǎn)生的吸引力。例如多血質(zhì)與膽汁質(zhì)的人,天生精力充沛與活潑好動,而黏液質(zhì)與抑郁質(zhì)的人,天生安靜文靜與更加自制沉穩(wěn)。
以上五種人格魅力相互不同,無法替代。但是它們相互作用、相互促進,構成了領導干部由內(nèi)而外的人格魅力體系。其中才能魅力是基礎,品德魅力是關鍵,氣質(zhì)魅力、表達魅力與形象魅力是輔助。例如,品德魅力與能力魅力相互促進。政治品德促進困境突破能力。毛澤東等紅軍將士因為具有共產(chǎn)主義的信念,才能夠堅持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斗爭,過草地、爬雪山,克服千難萬險最后取得革命勝利;職業(yè)道德能夠促進問題解決能力。許多大國工匠的成就都是來源于他們愛崗敬業(yè)、精益求精的職業(yè)道德;社會公德能夠促進形象魅力與表達魅力的提升,個人品德中堅持原則的品質(zhì)能夠促進斗爭能力的發(fā)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古訓啟示我們,家庭美德能夠促進治國與平天下能力的發(fā)展。
領導干部人格魅力的來源
領導干部人格魅力的生成源泉與途徑,主要包括學習、德行、實踐與創(chuàng)新。其中學習是基礎,德行是關鍵,實踐與創(chuàng)新是根本。
學習是提升領導干部人格魅力的基本途徑與源泉。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領導干部應該具備的八大本領,其中把學習本領列為首位。這是他從政為官成功的秘訣所在,也是他從政中不斷提升人格魅力的經(jīng)驗總結。學習是獲得知識的重要渠道,書籍是知識保存與獲得的重要載體。古往今來,有學問、有作為、有修養(yǎng)與有影響的人,特別是杰出的英雄人物,沒有一個不是勤學善讀的。毛澤東同志一生最大的愛好是讀書,他終生博覽群書,與書為伴。他的領導思想和智慧,主要是源自對中國歷史的把握和洞察,來自對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深入調(diào)研和豐富實踐,也來自他通過讀書對古今中外文明成果的揚棄⑧。由此可見,通過學習,不但可以提高才能魅力,而且能夠提高品德魅力、氣質(zhì)魅力、形象魅力與表達魅力。新時代,我們領導干部必須善于學習、勤于學習,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斷拓寬學習的方式途徑,博學、審問、慎思、明辨與篤行,多讀書,讀好書。
德行是提升領導干部人格魅力的關鍵途徑與源泉。德行立德是立身之本。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經(jīng)??梢钥吹?,同一句話,有的領導干部講出來號召力很強,有的領導干部講出來則號召力一般甚至很弱。其原因主要與領導干部的人格魅力之間有很大關系。俗話說德高才能望重?!墩撜Z·憲問》篇認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百姓”。在這里孔子認為,修養(yǎng)好自己的品德,能認真謹慎地對一切;修養(yǎng)高尚的品德,可以治國平天下。這就是后來《禮記·大學》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由此可見,修身立德,是提高品德魅力、才能魅力、氣質(zhì)魅力、形象魅力與表達魅力的關鍵。我們的領導干部,事事處處與時時處處,都要注意行為修養(yǎng),讓自己的行為舉止具有示范性。
實踐是提升領導干部人格魅力的主要途徑與源泉。馬克思主義向來重視實踐,認為包括人格魅力在內(nèi)的個性來源于實踐、體現(xiàn)于實踐、發(fā)展于實踐。因此,領導干部的才能魅力、氣質(zhì)魅力、表達魅力是在實踐中體現(xiàn)、在實踐中提升的,實踐性是人格魅力的根本特性。恩格斯指出,生產(chǎn)勞動給每一個人提供全面發(fā)展和表現(xiàn)自己全部個性的機會。毛澤東同志也曾多次強調(diào),實踐出真知,斗爭長才干,要求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要經(jīng)風雨、見世面,在革命的大風大浪中增長才干、鍛煉成長。任何一個領導干部都不會天生具備自己的人格魅力。因此,實踐是提升領導干部人格魅力的主要途徑。
創(chuàng)新是提升領導干部才能魅力的核心所在。古往今來,所有在群眾中具有崇高威望的領導干部,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善于在創(chuàng)新中實現(xiàn)突破,在超越中覓得先機,在求變中把握主動。墨守成規(guī),亦步亦趨,只能導致僵化和衰敗。無數(shù)事實證明,人格魅力總是與不拘一格、善于創(chuàng)新的領導干部如影隨形、相依相伴。勇于改革和善于創(chuàng)新,是推動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強勁動力。踐行創(chuàng)新原則,革除陳舊觀念,打破固有模式,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用新思想、新思維、新思路和新舉措駕馭復雜局面,科學規(guī)避風險,努力應對挑戰(zhàn),緊緊把握機遇,促進本區(qū)域或本單位的新發(fā)展與業(yè)績新增長,讓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是領導干部人格魅力中才能魅力的核心體現(xiàn)。因此,領導干部方法上要有新改革,工作上要有新作為,治理上要有新舉措,決策上要有新思維,在績效上有行進展。
修養(yǎng)斗爭精神是提升領導干部人格魅力的新亮點。人格魅力不單單是表現(xiàn)為德才優(yōu)異,同時也表現(xiàn)為愛憎分明、敢于亮劍。領導干部應該努力修養(yǎng)斗爭精神。我們現(xiàn)在領導干部晉升與考評,均要求進行民主測評。因此有些領導干部感到堅持原則會得罪群眾,一味迎合群眾要求,甚至迎合少數(shù)個別下屬不合理的要求,是非價值不分、愛憎界線模糊,缺乏習近平同志經(jīng)常談及的斗爭精神。這種無原則的“老好人”可能短期內(nèi)能獲得不明真相群眾的好感,但終將被人鄙視。這種外貌忠厚老實,討人喜歡,實際上卻不能明辨是非的人被稱為“鄉(xiāng)原”,被孔子稱為“德之賊也”。 毛澤東同志明確批判過這種“老好人”,在《反對自由主義》一文中指出,“明知不對,也不同他們作原則上的爭論,任其下去求得和平和親熱?;蛘咻p描淡寫地說一頓,不作徹底解決,保持一團和氣。結果有害于團體,也有害于個人”。 缺乏斗爭精神的干部最終難以在人民心中樹立起真正的威信。
總之,領導干部人格魅力,源自其德中之圣,志中之公,氣質(zhì)之勇,能中之才,績中之杰、情中之真,知中之博,謀中之奇,行中之實,貌中之帥。
(作者為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博導,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員)
【注: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領導干部執(zhí)政本領評估體系與開發(fā)機制研究”(項目編號:18BZZ069)階段性成果】
【注釋】
①《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1—344 頁。
②朱熹集注,陳戍國標點:《孟子·離婁上》,《四書集注》,長沙:岳麓書社,2004年第307頁。
③德波拉·巴瑞特:《領導力溝通》,鄧天白等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15頁。
④朱熹集注,陳戍國標點:《論語·為政》,《四書集注》,長沙:岳麓書社,2004年第61頁。
⑤車洪波、鄭俊田:《領導科學》,北京:對外經(jīng)貿(mào)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81頁。
⑥See Max Weber,Economy and Sosiety: 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Edited by Guenther Roth&Claus Wittich,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Vol.1,p215.
⑦蕭鳴政等:《領導者領導力形成與發(fā)揮中的品德與法律》,《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1期。
⑧陳平:《領導干部須具人格魅力》,《傳承》,2012年第15期。
責編/孫娜 美編/王夢雅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chuàng)內(nèi)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zhuǎn)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zhuǎn)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