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領導藝術為黨員干部所用,必然要將黨性和人民性作為領導藝術的底色;必然要將科學的思想作為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行動指南;必然要將群眾作為實踐對象與學習來源。領導權術則與官職、名利密切勾連,其帶來的丑惡現象及后遺癥,我們必須堅決反對和遏制。
【關鍵詞】領導活動 領導藝術 領導權術 【中圖分類號】C933 【文獻標識碼】A
領導藝術和領導權術在領導活動實踐中分別以不同的姿態(tài)出現。領導藝術是領導者以靈活性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用一定的領導條件、領導原則和領導方法來解決問題、協(xié)調關系的方法,綜合反映出領導者在知識、經驗、才能和氣質等方面的綜合素質。領導權術則是領導者使用厚黑、狡詐、欺騙、背信棄義乃至殘暴等手段,以實現自身目的的方式。辨明領導者的領導活動究竟屬于領導藝術還是領導權術,首先要剖析領導藝術與領導權術生成的社會歷史根源,探尋二者的基本內涵和一般表現形式,從根本上認清其實質特征。
國家治理的現實需要凸顯領導活動的重要性
人們從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領域的活動,面臨工作復雜、事務繁雜等難題,社會治理和國家治理的現實需要愈益凸顯領導活動的重要性,推動領導經驗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并且形成了系統(tǒng)化與科學化的領導科學。領導科學主要由領導活動組成,能夠揭示人與人、人與客觀對象的關系,揭示領導活動的規(guī)律。
“權術”這一概念的本意,是一種因地、因時、因人、因事而制宜運用權力的方法和手段,具有靈活性和權變性特點。但領導權術被統(tǒng)治階級作為一種統(tǒng)治工具,對外用于駕馭和剝削人民以維護統(tǒng)治秩序,對內用于朋黨爭斗和權力傾軋以維護掌權者私利。當舊制度和社會開始出現裂痕時,領導權術就暴露出內在缺陷和不良面目,日漸給人以奸佞狡詐、搬弄是非、禍國殃民等印象,被賦予貶意的涵義。猶如混沌初開,氣之輕清上浮,氣之重濁下凝。作為一種權力運用方式,舊制度下的領導權術在社會進步和政治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日漸失去其存在的基礎。
但是,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表明,社會意識的變化發(fā)展與社會存在的變化發(fā)展并不完全同步。當社會意識的變化落后于社會存在的變化,舊制度下的領導權術及其思想意識還未能隨著舊體制的消亡而消亡,形成一種領導藝術與領導權術同時存在的狀況,以致于領導權術時常還作為一種思想意識仍在領導活動過程中作祟并造成消極影響。
領導權術這種毫無仁愛、信用和道義的政治權術,與我們黨的價值取向背道而馳
領導權術的靈魂和根基是建立在舊的政治制度和社會環(huán)境之上,與無產階級政黨的歷史進步性、先進品質和價值追求格格不入,與新時代黨內政治生活、黨內政治生態(tài)和黨紀法規(guī)所展現的新要求新特征格格不入。首先,領導權術表現為一種帶有濃厚功利性、工具化的領導活動形式。馬基雅維利主義被認為是權術的代名詞,它主張為達成目的而不擇手段地操弄政治權術,因而成為政治上爾虞我詐、背信棄義和不擇手段的同義語。顯然,這種毫無仁愛、信用和道義等德性可言的政治權術,與馬克思主義政黨倡導和奉行的求真務實、人民立場背道而馳。
其次,領導權術在現實領導活動中,往往與官職、名利等密切勾連。如為跑官要官而不惜騙取信任支持,為政績工程而不惜瞞天過海,為爭權奪利而不惜拉幫結派,為逃避罪責而不惜偷梁換柱,不一而足。久之對黨內政治文化和政治生態(tài)造成不良影響,形成我們黨強調要堅決反對的兩面派、兩面人。此外,領導權術割裂了目的和手段,將協(xié)調關系解決矛盾的方法和手段作為最終目的,是本末倒置的表現。
領導藝術并非領導者的個人主觀臆造。它不僅以靈活性、創(chuàng)造性、綜合性、經驗性、實踐性、科學性作為藝術特征,還遵循客觀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一定的科學原則,實現領導活動中藝術性和科學性的統(tǒng)一,蘊含著豐富的領導科學內容。首先,領導藝術為黨員干部所用,必然要將黨性和人民性作為領導藝術的底色。其次,領導藝術為黨員干部所用,必然要將先進科學的思想作為領導藝術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行動指南。高超的領導藝術可以加強領導干部隊伍建設,提高黨的制度建設科學化水平。最后,領導藝術為黨員干部所用,必然要將群眾路線作為領導藝術的實踐對象與學習來源。領導活動中領導者施展領導藝術,必須將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奮斗目標,將人民利益作為領導藝術的出發(fā)點和歸宿,人民的滿意程度也是黨政干部綜合素質與領導藝術好壞與否的衡量標準。
領導藝術有敬畏、守底線,而領導權術則無視法律、扭曲道德
領導藝術和領導權術有著根本區(qū)別,第一,目的的公與私之分。領導藝術堅持問題導向,從全局出發(fā),把握主要矛盾,而領導權術堅持利益導向,從個人或局部出發(fā),損人利己。領導權術為統(tǒng)治階級所掌握,是為少數人服務的。
第二,理論依據的先進與落后之分。領導藝術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作為依據,是總結汲取古今中外領導理論的有益部分,基于正確的權力觀形成的科學手段。而領導權術的理論依據則是其他思想觀點和流派,在西方有如馬基雅維利主義、邊沁主義,在中國則有所謂官場厚黑學等。
第三,采取手段的正與詭之分。領導藝術重視法律、道德、理性的存在。成功的領導者能夠憑借高超的領導素質,以極具創(chuàng)造力和靈活性的領導手段,解決矛盾問題,是法律、道德、理性、正義的維護者,在道與術、目的與手段的關系認知和處理上有敬畏、守底線。馬克思主義領導藝術的傳播和運用,會給領導者解決矛盾的智慧和勇氣,更具正面效果,為解決問題提供長效手段。而信奉權術的領導者枉顧法律、道德、理性和正義,以無視法律、扭曲道德、乾綱獨斷為榮,是破壞法律、道德、理性、正義的詭辯者。領導權術是一種由上而下,將權力轉化為一種破壞社會秩序、弱化法律尊嚴、損害政治聲望的危害性極強的力量。
第四,環(huán)境營造的清與濁之分。領導藝術的施展能夠使黨和國家的政治環(huán)境變得風清氣正。領導權術則是侵蝕黨的健康肌理的毒瘤,會惡化黨內政治生活,形成不良的黨內政治文化,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第五,領導作風的美與丑之分。領導者施展領導藝術需要保持優(yōu)良傳統(tǒng)。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發(fā)展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在長期的領導實踐中,積累了一套豐富系統(tǒng)的領導經驗。成功的領導者施展領導藝術要秉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密切聯(lián)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三大作風。領導權術所帶來的丑惡不良現象及其后遺癥,我們必須堅決反對和遏制。
(作者為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武漢大學黨內法規(guī)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藍天對本文亦有貢獻)
【參考文獻】
①蘇保忠:《領導科學與藝術》,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
責編/趙橙涔 美編/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