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就是決定策略或辦法,在整個領(lǐng)導活動中處于核心地位。想要決策科學、符合實際,應避開以下五個陷阱。
陷阱一:“射箭”陷阱。射箭一定要找準靶心,有的放矢,但在實際工作和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人往往沒有目標亂射箭,從而跌入“射箭”陷阱??茖W決策,“目標”和“目的”至關(guān)重要。目標就是預期中的結(jié)果和目的,決定著解決問題的路徑和方向。
陷阱二:“布里丹選擇”陷阱。法國哲學家布里丹養(yǎng)了一頭毛驢,每天喂它一堆草料。某日多放一堆草料,毛驢反而猶豫了,不知道選擇哪一堆好,最后活活地餓死了。這種猶豫不定、遲疑不決的現(xiàn)象被稱為“布里丹選擇”陷阱,其本質(zhì)是“面對多種選擇,我們無從選擇”。決策和決策實施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觸及各種矛盾,“謀之于眾,斷之在獨”。作為領(lǐng)導者,必須要有當斷則斷的勇氣擔當,敢于直面矛盾和問題。
陷阱三:“霍布森選擇”陷阱。英國劍橋商人霍布森從事馬匹生意,他承諾:凡是買或租他的馬,只要給出一個價格,就可以在馬圈里任意挑選,但必須是能牽出圈門的馬,而他的馬圈只有一個小門,高頭大馬根本牽不出去,能牽出去的都是瘦馬、小馬。這實際上是“面對一種選擇,我們別無選擇”。如果決策主導者過于專斷,決策過程中不能讓參與者充分發(fā)表意見,很容易陷入“霍布森選擇”陷阱之中。古人云:“大智興邦,不過集眾思;大愚誤國,皆因好自用”,說明民主是科學決策的前提。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quán),沒有調(diào)查也沒有決策權(quán)。進行科學決策,必須健全決策調(diào)研制度,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陷阱四:“框架”陷阱?,F(xiàn)實生活中,人們往往傾向于接受事物最初的框架,比如車輪一定是圓的、烏鴉一定是黑的等等,而不愿意冒險突破框架、嘗試新的可能性,很容易走進“框架”陷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惟改革者進,惟創(chuàng)新者強,惟改革創(chuàng)新者勝。”這要求決策者敢于另辟蹊徑,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始終堅持在實踐中尋求答案,在創(chuàng)新中尋求出路,在改革中完善改革。
陷阱五:“井底之蛙”陷阱。“井底之蛙”源于《莊子·秋水》中的一則寓言故事:“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常用來比喻目光短淺、見識狹隘的人。遠見源于卓識,思路決定出路。作為領(lǐng)導干部,必須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以寬廣的世界眼光和敏銳的戰(zhàn)略思維、辯證思維、系統(tǒng)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底線思維,來觀察、分析和處理問題。
(作者為上海交通大學干部教育學院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