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真善美成為文藝的引領力量
山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艾 斐
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承擔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職責。一切堅守正義事業(yè)和人民立場的文藝工作者都必然和必須高度自覺地擁抱藝術理想,堅持用高尚的文藝引領社會風尚,促進時代變革,并以藝術的方式將文明之光照亮生活的四面八方,直至每個人的心靈深處,使人民的精神在溫潤中得到提升、在欣悅中受到啟迪、在感悟中獲得洗禮。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守藝術理想,“用獨到的思想啟迪、潤物無聲的藝術熏陶啟迪人的心靈,傳遞向善向上的價值觀”。我們要按照這一要求,高度自覺地“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傳播者,把崇高的價值、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引導人們向高尚的道德聚攏,不讓廉價的笑聲、無底線的娛樂、無節(jié)操的垃圾淹沒我們的生活”。
一切藝術創(chuàng)作都是人的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互動,都是以藝術的形式反映生活的本質、提煉生活蘊含的真善美,從而給人以審美的享受、思想的啟迪、心靈的震撼。因此,文藝工作者必須努力追求“真才學、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藝雙馨”,不但要諳熟創(chuàng)作之道,在情感、立場、觀念和方式方法上努力做到“言為士則,行為世范”,而且要把生活與時代融為一體,在感受時代脈動中提煉生活、表現(xiàn)時代、謳歌人民。必須不斷創(chuàng)作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優(yōu)秀作品,以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講好中國故事,用飽含中國精神的筆觸生動表現(xiàn)改革發(fā)展當中的新飛躍和大變革。實現(xiàn)這個目標,一個最不可少的前提條件,就是廣大文藝工作者必須塑造自己,把崇德尚藝作為一生的功課,把為人、做事、從藝統(tǒng)一起來,加強思想積累、知識儲備、藝術訓練,提高學養(yǎng)、涵養(yǎng)、修養(yǎng),切實做到德行好、路子正、藝術精。同時,還要始終站立時代潮頭,真正把人民裝在心里,堅持以精、醇、深、新的作品回報社會和人民,在兼顧兩個效益的同時更加高度自覺地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置于核心、奉為根本。只有這樣,才能創(chuàng)作出同時代脈搏一起律動的精品力作。否則,一旦被名位和利欲所動搖,創(chuàng)作就必會從創(chuàng)造精神養(yǎng)料而淪為制造精神垃圾,創(chuàng)作者自己就會從社會風尚的引領者而變?yōu)樯鐣◇w的腐蝕者。正如魯迅所說:“從噴泉里出來的都是水,從血管里出來的都是血。”這是因為,文藝創(chuàng)作在本質上就是作者人格與人品的自我宣示。這是自然的、必然的,想遮攔也遮攔不住,想回避也回避不了。我手寫我心,我心無諱飾,向來如此。作為中國文學里程碑式的人物,屈原、司馬遷、杜甫、曹雪芹們以其創(chuàng)作照亮了中國文藝歷史的天空,但他們的創(chuàng)作卻大都伴隨著生活的困厄。魯迅以筆為投槍,甘愿在“怒向刀叢覓小詩”的抗爭中過著不無艱危的生活。試想,如果他們?yōu)橐粫r之譽而急躁,或是為經(jīng)濟利益而甘當名利的奴隸,那就不會有《離騷》、《史記》、“三吏”、“三別”、《紅樓夢》、《阿Q正傳》等光照千秋的扛鼎之作。古往今來,那些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的精品力作,哪一個不是遠離浮躁、不求功利得來的,哪一個不是嘔心瀝血鑄就的!
當今世界,盡管存在著價值觀的差異,但堅守藝術理想,堅持用高尚的文藝引領社會風尚,構筑精神高地,仍具有最強的凝聚力。面對深厚的文化根脈和獨特的文化優(yōu)勢,我們當以自身的文化優(yōu)勢與文明特質為人類的進步和社會的發(fā)展不斷贏得新成就、作出新貢獻,并以此增強向心力和吸引力,使我們的文藝真正成為實現(xiàn)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引擎。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身處我國社會發(fā)生的史詩般的變化當中,廣大文藝工作者應該更加自覺地心懷祖國人民、響應時代號召、追求藝術理想,以深厚的文化修養(yǎng)、高尚的人格魅力、文質兼美的作品贏得尊重,成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踐行者、社會風尚的引領者,在為祖國、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實現(xiàn)價值。
責任編輯:孫 珉 孫煜華